100多项混凝土泵车技术专利,精益求精的生产制造流程,严格苛刻的检验检测标准,完善透明的人才培养体系……湖南响箭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响箭重工)凭借着十多年来在精耕细分领域的深厚积淀,成为国内城镇化智能混凝土泵车细分领域领军企业,并由此敲开了欧洲市场大门。“2021年,公司混凝土泵车产品获得欧盟认证后,完成了主要来自于欧洲的400多万美元批量订单。”湖南响箭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军介绍,2021年,公司被评为“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”,产值突破了4.5亿元。
2008年响箭重工成立之初,并不具备自有核心竞争优势,只能是顺应大势做起了结构件配套加工项目。2014年,通过对整个行业及国家未来政策的投资分析,阎军意识到,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必须要进行产业转型。由此,响箭重工拉开了由“配套生产”向“自主研发”的艰难转型之路,着手研制起了25米的小型混凝土泵车。新品研发和销售,对当时的企业是一张白纸。企业一边有条不紊地做结构件加工,一边低调地进行着产品开发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15年中旬,公司第一台响箭短臂架泵车正式下线。产品一经问世,便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。首“战”成功后,响箭重工开始集中全部火力转向混凝土泵车研发和生产,将产品市场定位于新农村建设、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高铁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。
走进响箭重工停车坪,一台台混凝土泵车整装待发,明黄色的“外衣”格外引人注目。近些年来,公司在智能混凝土泵车领域频频出招,“箭”不虚发,多次创下行业之“最”: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两桥31米单动力搅拌混凝土泵车,经行业权威专家评定为“国内领先”,成为省科技厅登记的科技成果,产品填补行业空白;研制的四桥63米智能混凝土泵车应用了基于5G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,行业内首次实现利用5G信号对混凝土泵车进行远程操作、远程监控、远程运维、在线升级等智能化功能,产品将5G通讯技术与混凝土泵车完美集成,替代原来的混凝土泵车现场施工、实时故障预测、诊断和现场程序升级的模式;研发生产的全球最长的五桥73米泵车,刷新了五桥泵车臂架长度纪录,填补国内空白。
创新,成为响箭重工敲开国内国际市场大门的底气。近些年,响箭重工产品畅销国内,同时出口到墨西哥、比利时、新西兰、东南亚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等国家和地区。目前,企业已是工信部授予的专用车辆生产企业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、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企业、省“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”建设单位等,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化混凝土泵车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与售后服务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。同时,响箭重工自2018年开始布局的氢能源储运项目已正式启动并推向市场,产品填补国内及国际市场空白,为国家“双碳”战略添砖加瓦。
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,不忘关注公益事业。近5年来,响箭重工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,拉动上下游配套企业1000多人就业。该公司建立保障制度,先后让50多名贫困户和脱贫户、退伍军人优先获得工作岗位;先后资助寒门学子200多人,实际捐款捐物超过100万元。2016年,公司直接“一对一”资助困境儿童小典的所有学费至大学毕业,资助总额达30万元。
“目前,响箭重工正全力打造将传统机械制造与现代智能结合的‘物联网’技术。”谈到企业未来发展,阎军胸有成竹,他说,未来十年,响箭重工的发展目标直指全球制造行业领先者,进一步推动“中国制造”走向世界、引领标准。
20年的坚持,就为一根塑管。
邓权从一名打工者到企业负责人,这一路,他自觉甚为艰辛。
自诩健谈的邓权,在记者与其聊起此次获得“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个人”称号时,他一时语塞,良久后说道:“‘邓权管道’能有今天,必须感谢党委、政府的支持。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心里话。”
18岁的邓权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。全国多家知名管道品牌在常德的进入、发展、蓬勃,都有邓权这名“业务员”的足迹。多年的管道打工生涯,让他看到了市场的商机。2001年,他萌生了一个想法:常德人得有自己叫得响的一根管子。
2005年,常德市邓权建材有限公司的成立,便是他筑梦的开端。
经过6年的苦心经营后,占地119亩、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、投资1亿余元的邓权塑业科技(湖南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邓权塑业)在西洞庭管理区拔地而起。
企业的发展要有竞争力,只用全新料制作管道是邓权成立邓权塑业制定的企业规矩。废料固然能赢得更大的产品利润,可邓权恰恰认为失去的是更大的产品市场。他固执地处理了成本与利润的关系。
在全面落实“三高四新”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,作为一家民营企业,邓权塑业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。邓权认为这是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。2020年,邓权塑业启动了二期工程,投资6000万元新建了大口径缠绕结构壁管和钢丝网骨架管项目,仅用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。产品一经推出,就获得了三峡集团等用户的订单。该项目的建成,使邓权塑业具有了生产高标准、大口径PE给水、排水管的能力,具备了与行业一流企业竞争的实力,特别是直径3米克拉管的生产能力,大大提升了湖南省管道制造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,体现了湖南管道制造从“小而杂”向“大而精”的转变。
邓权让邓权塑业抓住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。该公司从初级、低端、简单复制产品,向技术、高端、创新的模式转变。邓权塑业的产品,现在不仅供应国家重点工程项目,还频频出现在广东、深圳、上海等全国大中型城市的建筑工地。
“未来3到5年,邓权塑业将着力推进10亿元产业的打造。”邓权给企业发展定下了新的目标。企业也将用更多的就业、更多的税收、更多的投资回报于沅澧大地。
发展源于责任,创新始于追求,邓权坚守初心,誓要把邓权塑业打造成为行业一流的企业,让更多的人用上好管。在行业价格竞争激烈、原料价格上涨的形势下,邓权塑业依旧被行业内评价为“良心企业”,品牌影响力得以快速提升,这是邓权坚持“品质就是企业生命”的定位得到的市场回报。
如今的邓权塑业,产能、规模已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,但受经济环境影响,管道市场面临着激烈的挑战。邓权清晰地认识到了市场的变化,现在该公司老生产线的改造正紧锣密鼓地进行,以更快的技术创新和更新的竞争模式应对市场。
2022年,邓权将带领公司在大口径、高品质排水管、高品质给水管的生产能力上全新发力,让市场牢牢记住“常德制造”。
(来源:常德日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