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企业家档案】
【兴业故事】
“安乡自古是商贾往来之地,我小时候常听老人讲南货北运的故事,码头上讨价还价的智慧、乡亲间互帮互助的信用,潜移默化影响了我办企业的理念。公司的刹车片能快速打开市场,离不开诚信立足的准则,这其实就是安乡老辈生意人一诺千金的延续。”左光林是浙江冠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冠英”)董事长。聊起从商之路,左光林首先谈到了乡风,他说是“故乡的商贾之风”点亮了他的商业智慧。
1981年出生的左光林,是土生土长的常德渔家人。
“我生在安乡,长在洞庭湖边。从小跟着父母撑船捕鱼,湖区的风雨练就了我不服输的性子。”左光林说。
2003年,左光林从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毕业,只身赴上海打拼,仅用3年,便实现了从销售代表到销售经理的跨越。
“安乡人骨子里有股韧劲——就像湖水再急,船也得稳稳向前。遇到技术难关或市场波动,我总会想起父亲那句话——浪越大,越要攥紧桨。”
小有成就的左光林并未就此止步。2006年,他与两位伙伴东拼西凑30万元创办公司,投身汽车摩擦材料领域。
“2006年前后,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井喷期,私家车和商用车年销量增速超过30%,但关键零部件领域仍被外资垄断。其中,摩擦材料(刹车片、离合器片等)80%依赖进口,尤其是中高端车型几乎全用国外品牌。”左光林说,他在上海一家汽配企业做营销管理时注意到,造成这个窘境的原因主要是国内产品寿命短、噪音大,“主机厂对本土供应链信任度低。”
左光林告诉记者,当时,国内摩擦材料企业大多做低端售后市场,靠价格战来维持生存。而他和合作伙伴却初生牛犊不怕虎,反其道而行之,引进德国先进工艺,联合浙江大学改良配方,把产品使用寿命从6万公里提升到12万公里,噪音指标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。
技术上的突破为公司带来了商机。公司的产品迅速打开市场。“起初,客户还对我们有顾虑,我们就直接邀请他们走进我们的实验室,亲眼看着公司的产品完成上万次高温制动测试,直观感受我们的技术范,进而让我们从一众厂家中杀出重围。”左光林介绍。
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的浙江冠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
(来源:常德日报)